骨科主任醫師 劉健民
俗話常說:“好漢不提當年勇”,可當我撰寫此文前還是想自夸一下。我年輕時曾是國家體操二級運動員、舉重三級運動員。1964年曾獲得南昌市體操全能第四名。身體可謂好極,后來如愿成了一名能吃大苦、耐大勞的骨科臨床醫生。但“人無千里好,花無百日紅”,由于我工作過于繁忙,逐漸放松了鍛煉,而且起居無常,飲食不節,隨著年齡的增長,我的身體逐漸發生了微妙的“下滑”變化。
記得1992年初夏,我受省衛生廳和省殘聯的派遣,和二附院骨科郭萬善教授一道,奔赴修水和武寧兩縣開展小兒麻痹矯形手術,每天幾臺手術,每個縣各半個月。說實在的,工作不算太忙,可生活接待得非常好,真是大魚大肉山吃,美酒佳釀海喝?墒瞧婀值默F象發生了,餐后我總覺得出奇的口干,有時干得舌頭都難以活動,人也覺得疲軟不適。在任務結束的時候,我在武寧縣醫院要來尿糖試紙一測,試紙顯示尿糖(++++);夭,我人變得又黑又瘦,空腹血糖竟高達15個單位,餐后血糖高達30個單位。此后,進一步做了糖耐量試驗,終于戴上了糖尿。á蛐停┑墓鸸冢。!
從此,我開始了漫長的治療之途,主要是口服各種降糖藥,有時也購買廣告宣傳的高價“降糖妙藥”,可血糖一直未能達標。2003年,在內分泌科專家昌玉蘭教授的勸說下,我開始了胰島素注射治療。坦率地說,胰島素注射的降糖效果勝過以往所有的口服藥。但也不是絕對的,在注射胰島素的過程中,同樣要注意控制飲食?梢哉f,控制飲食是治療糖尿病最基本的要求,如果大吃大喝,就是用了胰島素也難以達標。再就是保持平和的心態也很重要,有幾次我動怒后血糖也會明顯升高。無怪不少專家提出了“五駕馬車”綜合治療糖尿病的學說,在我的身上得到了驗證。
從1992年算起,我的“糖齡”有16年之久了,可現在我沒有發生令人談糖色變的并發癥。我雖已退休,但仍然堅持在臨床一線工作,做手術時穿針引線的速度令同臺的護士也自愧不如。無怪不少親友同事們常說,老劉的身體怎么越來越好了呢?是的,慢性病并不可怕,只要正確對待,合理的綜合治療,“老糖”的帽子便會漸漸離我而去……。 |